第15章 对策_荒年
黄桃书屋 > 荒年 > 第15章 对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章 对策

  “是来!”

  那两个男孩都齐齐点头,李茹目光在二人脸上打量了一圈儿,也看不出啥。

  她听姥姥讲过故事,说过姥姥的爹家的故事,不过主要是说姥姥的爹他们家在荒年时候的坎坷,里头也没有说小高村一共有几个年纪差不多的男孩呀,更不用提起他们的名儿了……

  要说跟小兰年纪差不多的话,这两个都是,不知道哪一个是她曾姥爷。也不知道除了这两个男孩以外,还有没有其他的同年龄男孩儿。

  “哦,小高村的,都姓高?是谁家有三兄弟来着呀?大林还是石林?你俩是亲兄弟?”

  李茹故作淡定地给鱼翻了个面,不动声色地打听着。

  不知道曾姥爷的名儿,还好曾姥爷家里亲兄弟三个,这个李茹倒是记得清楚。

  “俺家兄弟三个,我是老大,石林是俺二叔家的兄弟。”

  哦,原来大林是曾姥爷!

  李茹烤着鱼,火光映在脸上,阵阵发热。

  哎呀,在坐的有三位都是自己的老祖宗呀!

  这滋味,当真是古往今来独一份啊!

  为了不引起男孩儿们的奇怪,李茹也随口问了不坡村的男孩几句话。

  谷堆村,西王庄,小高村,不坡村,这都是一条大路上的一串小村庄,别看谷堆村连一百户人家都没到,在这些村里头,还算是大村。

  西王庄还有十几户,小高村是一家村。

  一家村,顾名思义,是整个村子只有一家人。

  小高村是姓高的一家,老高家人丁兴旺,约摸也是百年前从梧桐县迁来的,在沁城县这一带寻摸着了个特别适合安家乐业的小山谷,背靠高山,面朝平路,西边挨着一个泉水溶洞,脚下一溜泉眼,那泉水甘甜,浇灌出来的瓜菜和粮食也比别处的更美味,除了地方小点,几乎没啥缺点,说起来南岭的段家也有泉水的好处,可南岭在深山老林里,小高村的交通却是方便,从小高村往县城走的路,还近便好几十里呢!

  周围村子提起老高家那都是羡慕的语气。

  能不羡慕么?哪个村吃水有人家小高村方便?

  哪户人家有老高家那么多的男丁?

  老高家老两口一口气生了五个儿,都长大成了人。

  大儿高有德,二儿高有材,三儿高有梁都娶了媳妇。

  大儿媳妇生了仨男娃,二儿媳妇和三儿媳妇也都生了男娃。

  老四老五也都是能干的大小伙儿,都订了亲事,说话能办喜事。

  这样的一家人,算是全村只有他一家,谁也不敢小看欺负。

  老高家的田好,水好,粮食打得多,日子好过,家里的女人们都不用下地干活,男劳力足足的,除了劳力足,他家还有牛!

  高家的女人们由婆婆管着,分派各种家务活,看孩的看孩,做饭的做饭,织布的织布,那真是井井有条,丝毫不乱!

  男人们干完活回到家,马上有现成饭吃,有干净衣换。

  这日子过的,真是跟地主也不差啥了。

  这幅桃源农家风光图,李茹小的时候,姥姥总给她说呀说的。

  “二梅婶!婶婶!鱼是不是能吃了?”

  李茹在那儿想着故事,一个留神忘了火候,还是旁边的流口水孩儿们提醒了她。

  李茹赶紧把烤好的鱼分给男孩们,分到大林时,李茹假装随便问了句。

  “大林,你们家的地不旱吧?”

  大林正要张嘴,听了这话愣了下,想了想才说,“也旱,俺爷带着俺达俺叔天天挑水浇地。”

  小高村房前屋后都是泉水,算是一口泉干了还有其它,想也知道旱是旱不到哪去,高家劳力又多,家底丰厚,那存粮可是足足的,光从两个男孩的气色能看得出来,比谷堆村的要强好多。

  可是,存粮多,是好事?

  打从穿越过来,李茹特别想对每一个遇见的村民大喊大叫:大旱还有一年,马上有蝗灾,土匪,狼灾,还有南岛鬼兵!想尽办法藏粮食吧,躲开灾祸吧!

  可她如果真说了,村民哪能信?估计她得被当成妖精附身先被灭了。

  李茹一肚子的话憋得难受,只好把目光转向远方。

  河滩地的大青石被水流冲刷成大大小小的鹅卵石,光滑发亮,在太阳下头白花花的一片,石滩地过去是沙滩地,李茹看见那沙滩地上,有成群结队的小虫,一片片地跳跃着,仿佛是列了方阵演习似的那么热闹。

  唉,也只有这些小虫子,才不用怕那什么蝗虫,土匪,饿狼,鬼兵了吧!

  诶,等等!

  李茹的眼睛突然瞪大,站了起来。

  孩儿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有几个啃着鱼肉也跟着站了起来。

  “婶婶,那是小蚂刺,这会还小,等它们跳到水里,变成了小鱼了!”

  有‘见多识广’的男孩给李茹科普着黑知识,李茹听得心中无语。

  这哪是什么跳到水里变成小鱼,这是蝗虫的幼虫啊!

  “娘?怎么啦?”

  小兰瞧着李茹脸色不对,跑过来拉了把李茹的手。

  绵花也担心地看着养母。

  “这些虫是蝗虫!等长大了要祸害庄稼!”

  李茹觉得虽然不能跟神婆似的什么都预言,可既然碰见了,要说几句提醒的话,万一这些男孩听进去了呢?

  “婶婶别怕,河滩地没田,也没庄稼,这些虫爬不上那么高!离咱村还远着呢!”

  小椿吃得最快,他把吃完的鱼骨和树枝往小蝗虫虫阵里一扔,那些列好阵的蝗虫们纷纷往四处乱跳乱逃,整齐的方阵被打乱了。

  男孩们顿时都觉得还挺有意思,都学着小椿,把手里的树枝或是捡起石头往虫阵里砸过去。

  “长大了的蝗虫能飞,要是几万几十万的蝗虫聚在一起,那飞在天上,像是下雨前的黑云……能把太阳都遮住,飞到哪儿,把绿叶都啃得一干二净,天旱的时候,这蝗虫越发多。”

  李茹心里忧虑着,却也情不自禁地拾起石头来砸着蝗虫。

  “坏虫!让你们吃庄稼!打死你们!”

  孩子们的石头如雨点一样砸过去,瞬间死掉几十只小蝗虫,可是这条河的河滩太大,太长了,而且那蝗虫主要还是从河东飞来的……在现代,有部电影是拍的河东大灾荒,李茹也是因此查了相关的年代史料,这才发现,原来这是姥姥嘴里总在说的荒年!

  几十只,几百只,不过是大河里的一个小浪花,聊胜于无,心里作用罢。

  “蝗虫和飞蛾一样,喜欢扑火,要是万一哪天蝗虫飞到咱村来,要保护庄稼,可以在地头烘几堆火,那蝗虫往过扑的时候,咱拿荆条使劲儿拂!”

  “咦,二梅婶,蝗虫喜欢扑火,那咱这堆火它们咋不扑呢?”

  正趁机给孩儿们科普的李茹偷偷抹了把汗,“小蝗虫的翅膀还没长好,再说这大太阳下,火光也显不出来啊。”

  李茹长了二十大几,也没见过蝗灾啊!那点知识都是百度的呀。

  “哦是样!”

  孩子们倒没觉出李茹的露怯,都纷纷点头表示长了知识。

  “那蝗虫啊,还能吃呢!”

  “啊?”

  孩子们都惊呼起来,“那丑虫子还能吃!二梅婶不是骗俺们的吧?”

  “能吃,这小的没肉,当然没法吃了,等长大了,那蝗虫有了肉,在火上烤了也很香……不过有的人不能吃蝗虫,那可以先吃一条腿试试,吃了没事能吃,要是反胃恶心不行了……”

  孩子们一惊一乍,听得很是入迷。

  平时不见二梅婶到大槐树下,今儿说起话来,比说故事还好听哩!

  忽然不远处传来一声咳嗽,明显是个成年男人的!

  正说话的李茹和一群孩儿们都吓了一跳,齐刷刷的顺着声音看过去。(83中文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bcw.org。黄桃书屋手机版:https://m.wbcw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