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接着忽悠_秦时之七剑传人
黄桃书屋 > 秦时之七剑传人 >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接着忽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接着忽悠

  绝望的文盲把本来有些生气的班大师等人给逗笑了。

  还是张良‘厚道’,保持着和煦的微笑回答道:

  “所谓大局观就是,作为侠魁,你理当坐镇后方,不可轻易犯险。”

  “可我现在变强了,不会轻易出事的,就应该身先士卒。”天明梗着脖子反驳道。

  “你确实变强了,但还不够强。”张良非常实际的回应他道,“墨家前任巨子比你更强,但他还是因为一时大意,死在了六魂恐咒之下,死在了……墨家最需要的时候。”

  这话算是在挑墨家的伤口了,班大师等人脸色俱是黯淡了几分,但也没人因此对张良心生不满。

  因为他说的是实话,也因为他是为了借此警省他们的现任巨子。

  天明也陷入了沉默,但他并未就此让步,而是继续回应道:

  “那是因为阴阳家的六魂恐咒克制墨家心法,但这一次我们不会撞上阴阳家的人,不是吗?”

  由此可见,天明的脑子是真的变活泛了。

  虽然不懂的还是不懂,但他知道的已经能灵活运用了。

  “没错。”面对天明的坚持,张良点了点头,而后脸上笑意骤然消失,冷声提醒道,“但你要面对的是一个远比阴阳家所有人加起来都恐怖的敌人。”

  “……你是说古大叔吗?”天明反问道。

  “当然。”

  “他不会伤害我的。”

  张良摇了摇头,“那是因为你没有站在他的对立面。”

  “他终究是帝国的国师,你们要动嬴政,是他绝对不允许的。”

  “那我也不认为古大叔会伤害我。”天明很坚定的坚持自己的看法。

 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会被轻易动摇的人。

  天明对善恶的判断自有自己的标准,或者说感觉,所以哪怕知道了古寻的身份,知道了古寻和卫庄是好友,也从未认为他是个坏人,是自己的敌人。

 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立场很重要,重要到甚至可以大过一切。

  但对于‘侠’来说,拘泥于所谓的立场,无疑是错误且失败的。

  这副姿态的天明让班大师等人既欣慰又头疼,而作为监护人的盖聂只是默然旁观,并未发表意见。

  他可以纠正天明的错误,却不能强求对方的决定。

  面对如此固执的天明,即使是张良也不得不承认……讲道理大概是讲不通了。

  那就只能讲点他比较擅长的了。

  他重新露出笑容,“那么,问题就又绕回了一开始的话题――大局观。”

  “你为什么执意要去泰山?”

  “当然是履行身为墨家巨子的责任,身先士卒,保护大家了!”天明毫不犹豫的肃声回答道。

  张良点点头,不去质疑天明的能力,转而说道:

  “你提到了身先士卒,是因为你觉得身为巨子,你有责任,有义务冲锋在前,挡在所有墨家成员前面。”…。。

  “对吧?”

  天明想了想后点了点头。

  这话听着没毛病。

  张良嘴角笑意扩大,没毛病就对了:

  “但这实际上是先锋该干的事,不是巨子该干的事。”

  “怎么会,巨子老大明明就……”天明下意识想要反驳。

  张良却抢在他之前打断道,“我知道你想说什么,但那是在墨家处于危难之际,身为巨子的燕太子丹殿下当然要守在所有人身前。”

  “可现在情况不一样,墨家的状况尚算平稳。”

  “前往泰山是一个带有危险的任务,是一种主动进攻的行为,而非被动防守。”

  “这种时候,身为墨家领袖的你必须要确保大局稳定。”

  让张良一连串嘴炮轰的有点晕的天明想了一下,反问道,“我该怎么保证大局稳定呢?”

  “很简单,确保墨家不会在这个时候再换一任巨子。”

  “墨家的稳定,就是大局的稳定,这对任何一个组织而言都是如此,所以刺杀嬴政才会那么重要。”

  “……”天明陷入了沉默。

  按照张良的说法,他留在桑海,保证自己的安全才是对的。

  天明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。

  可他内心真正想做的,是亲自去泰山。

  想做的事和正确的事起了冲突,这让天明很纠结。

  他耷拉着脑袋,恹恹的说了一句,“这……我琢磨琢磨。”

  说完,转身离开,独自emo去了。

  盗跖凑到张良身边,笑嘻嘻的拿胳膊一撞他,“还是子房你有办法啊!”

  张良温润一笑,维持着谦谦君子的风度说道,“天明只是一腔热忱,想要帮助所有人罢了。”

  班大师无奈的摇了摇头,叹声道,“我们也都知道天明是好意,只是……”

  人力有时穷,很多时候他们必须顾全大局。

  事关天明这个墨家巨子,逍遥子不像张良和天明有私交,不好发表看法,朝众人说道:

  “我去看看他。”

  之前他就说过要查看一下天明的状况,班大师等人也没说啥,点了点头示意,目送他跟着天明离开。

  天明这个插曲过去,班大师看着张良,说回正题:

  “子房啊,小圣贤庄那边,我们有什么帮得上吗?”

  张良脸上的笑意稍淡,摇了摇头回道,“儒家的麻烦,恐怕谁都帮不上忙。”

  随着时间推移,罗网的手段也逐渐浮现出水面了。

  和农家之局差不多,儒家这一局,也是阳谋。

  农家六堂都想要坐上侠魁之位,可侠魁只能有一个人,所以他们必须斗起来。

  儒家现在也差不多。

  利益是有限的,人相对而言却要多得多,而且每个人都想攫取尽可能多的利益。

  至于后果……刀子不砍到头上,有几个人会在乎呢?

  更奇妙的是,农家当初自衬是所谓的江湖第一大帮,有着十万弟子,根本百无禁忌,所以内斗不考虑外部情况。…。。

  而儒家,似乎也沉浸于所谓的天下显学之称不可自拔,觉得不管自己再闹腾,都不会引来真正的祸端。

  此时此刻,恰如彼时彼刻。

  不过两家情况也不是完全一样,比如说……儒家的蠢货远比农家多的多。

  毕竟后者只是六堂堂主之间的斗争,六个人都是蠢货也才个位数。

  儒家就不一样了,什么样的傻哔都有可能发言。

  这种猪队友铺天盖地的局,别说是张良,就是孔夫子复活也未必能带的动。

  现在这种情况,小圣贤庄想自保,无非就是缩起头来装不知道,寄希望于自己不会被波及,不然就是积极活跃起来,主动靠近帝国,以期和儒家的部份傻哔切割开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bcw.org。黄桃书屋手机版:https://m.wbcw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